首先來段影片~
宣告我們進入了中世紀的歐洲
夏天在德國許多城市都會舉辦中世紀的慶典
離柏林最近的就是這個Bernau城了
慶典名稱叫做Hussitenfest,
S2坐到底站Bernau跟著人群走就會看到,
今年的Hussitenfest是12 Jun-14 Jun。
進城後,現代化的小吃雜貨攤先開了序幕。
有中央市集
有兒童拳擊賽
還有一個人的火車快飛
花了3歐特價票進去的是中世紀世界
建搭的屋舍很中世紀
穿著很中世紀
(很多人也是有備而來穿著自己的古裝來)
吃吃喝喝得很中世紀
最後以雜耍作結吧!
更多照片請點相簿
目前分類:德國老傳統 (7)
- Jun 17 Wed 2009 02:54
來點中世紀的Tempo
- Jan 13 Tue 2009 16:16
從極端到極端-Kufiya的故事
以反法西斯主義為號召在70年代引領學運的極左派分子Horst Mahler,
居然最後成了他當時反對的極右派,加入國家民主黨NPD,
甚至為了納粹的大屠殺事件辯護。
政治光譜從一邊極端到另一邊極端的路,短的超乎人想像。
最近讓我有這樣感慨的,
是名叫Kufiya的東西
近幾年來,德國年輕人流行一種圍巾
有正方形的,也有長的,
重點是中間都有重複排列的小塊圖騰
Kufiya帶領潮流可遠溯至70年代阿拉法特的標誌,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首領阿拉法特,慣於在頭上戴著這樣特別圖騰的Kufiya
(Kufiya在阿拉法特前就已存在,也就是阿拉伯人的傳統頭巾)
自此之後,有這樣顏色及特殊圖騰的Kufiya就成了巴勒斯坦的民族標誌,
甚至此類型阿拉伯頭巾有"巴勒斯坦頭巾"之稱。
1968年在全德掀起風暴的極左派赤軍旅(Rote Armee Faktion)及左派學生們,
在恐怖行動及抗議中,常常戴起Kufiya來,為表在政治立場與巴勒斯坦站同一邊。
(RAF和巴勒斯坦恐怖組織有緊密連結,甚至曾至中東受特別訓練)
90年代後,許多新納粹開始在抗議行動中也戴起Kufiya頭巾,
隱含支持巴勒斯坦->反以色列(反閃族種族主義)的意思。
現今Kufiya被視為一種青少年流行次文化,
沒有太多的政治意涵,在大多數的服飾店都可以買到,
不管是支持極左派的,或是支持極右派的(還有甚麼都不支持的^^),
都是Kufiya的顧客,
再次印證,從極端到極端的路,短的驚人!
下次在街上看到戴著Kufiya(Palituch)的人,
或許可以讓你想想這條小圍巾有趣的歷史。
- Nov 13 Mon 2006 00:00
叮叮噹~
- Dec 16 Fri 2005 06:49
報告~~上禮拜的大事:FU罷課一週
人懶的時候實在是沒藥救的
剛開始罷課時覺得超新鮮
還像鄉巴佬似的拍了照
打算要來寫個長篇大論的~~
沒想到一懶就懶到罷課結束~~~
先讓大家看看照片
這棟是我們的系館~~~OSI---Otto Suhr Institut
報告題目:FU的學生要罷課
時間:12月5-9號
起因:其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罷課,官方說法
1.反對收學費政策---永遠不能收學費(柏林根本還沒有具體政策要收學費)
2.反對Campus Management
(這個計畫將學生的資料直接電腦化,選課,學分數...自動存於電腦中,
類似政大選課系統及成績計算系統.FU是本學期才開始使用這套系統,有一些不是很人性化的缺點
我自己的選課弄了人工加退選輸入電腦結果還是錯的,成績提交的截止日期變得很沒彈性...)
3.學生對於Bologna Prozess的規定要有投票決定的權利(Bologna Process是歐洲大學學制整合的計畫
在2010年前所有參加計劃的大學都需將學制改為Bachelor學士及Master碩士兩級,德國很多學校皆
有參加的計畫,譬如FU和漢堡大學)
................................................
很多不同的抗議訴求
實際情況:我在上星期第一堂課時,還想著會不會人來很少,或是沒人上課等情況,結果:全員到齊
下午在系館的課就不一樣了,系館的教室被鎖起來,外面貼著布條上寫:我們佔據教室了!!!
聽說在兩年前FU也曾罷課過一次,那時可真的很兇,所以教室都被鎖了,持續2-3禮拜
背景是OSI圖書館,上面寫:這裡被佔據了!
這次的罷課持續了一個禮拜就結束了
校長給所有學生都發了Email
說明處理的過程及結果
- Oct 03 Mon 2005 23:40
啤酒節
- Sep 24 Sat 2005 16:30
德國大選花絮
- Mar 29 Tue 2005 15:48
316伍茲堡紀念日
2005年的三月十六日,是伍茲堡二戰被毀的60周年紀念日,六十年前的伍茲堡
(有美因茲河上的珍珠的美稱)在三月十六日被美英軍的砲彈轟擊,
全城百分之90以上被摧毀,共5000人喪生.
伍茲堡並非什麼軍事重地,他有一所屬於全德國最老大學之一(六百年歷史)
的”伍茲堡大學”,有一座穿越美因茲河,獨具特色的”老美因茲橋”
(橋上每個雕像都各個不同),有只能由電車通過的老城,和一座被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的宮殿,但是,戰爭期間,卻沒有任何一個美軍或英軍顧慮到這些,
也許是他們炸完工業重地Schweinfurt還有很多炮彈藥消耗,
隨便選個鄰近的城市投下,也許是他們投錯目的地,不管動機是什麼,
五千人為此而喪生了,美麗的宮殿幾乎全毀,擁有1300年歷史(至2005年)
的古城毀於一旦.
60年後的三月十六日,總共有兩萬人走上伍茲堡的街頭,
等待著晚上九點二十分的那一刻,這正是伍茲堡被轟炸的時間,
所有伍茲堡的教堂都敲起鐘來,持續二十分鐘,現場沒有一個帶領者,
大家是自動走到市政廳前的,手裡拿著自己準備的蠟燭,
這一幕,很悲傷,很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