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飯店
不只是一個國家
不只是一間飯店
不只是一位解救了上千人遠離戰火的飯店住房經理
它講的,是生命與國家

當一個國家發生內戰時
國家該怎麼做,人民該怎麼做

盧安達裡
Hutu族和Tusi族的不合已延續了數十年
比利時殖民時代被視為較優良人種的Tusi族
和其實在盧安達佔有大多數的Hutu族
為了權力爭鬥互視對方為眼中釘

1994年,盧安達最大的內戰爆發
那不僅是內戰
更是大屠殺
只要身分證上沒有被蓋上Hutu的族種章
就是被犧牲的目標

紅十字會的安契夫人
救不出孤兒院中最後10名Tusi孤兒
眼睜睜的看著孩子們哭叫著
"不要殺我,我保證再也不作Tusi人了"
那是多大的心痛

而就在盧安達人殷切期盼著
國際救援和前殖民母國的軍事介入時
所謂最重視人權的西方
重視的,永遠只有西方人自己的人權

法籍的神父帶著1.200個難民
開心的向歐洲聯合部隊道謝
他感謝神終於聽見了盧安達人民的禱告
而部隊的士官卻對他說
"只有西方人可以上車,盧安達人必須被留下"

當西方大國大言不慚的將人權議題無限上綱時
我們驚訝的發現
原來他們所謂的人權
並不是普世一同的

盧安達的問題
最終還是只能由盧安達解決
不是300個"維護和平"甚至不能開火的聯合國士兵
或是滿口仁義道德最後卻選擇放棄盧安達的
"西方世界"

看完這部電影後
在孩子們合唱的"百萬聲音"的片尾曲中
我難過了一陣子
那是...非常深層的傷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ababy11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